A
A- A A+
Hot Topics 娛樂追蹤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五月、六月好書推介」

2021-06-30 (星期三)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五月、六月好書推介」

請按此重溫訪問內容 Please click here to listen to archive interview

如果你對中國人文歷史和鮮為人知的故事感興趣,又或是想更瞭解日本當代人婚姻、生子觀念和與之相關的社會議题,你一定要重溫 5 月和 6 月的「週六品味圈」(Sat 9 am, AM1470)。「週六品味圈」的節目主持 Celina,在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的「生活雜誌」環節中,都會邀請列治文公共圖書館的 Wendy Jang 為聽眾介紹優質讀物。炎炎夏日,我們繼續每隔一個月介紹過去兩個月的推薦書刊,並每個月上載該月的訪問音頻,在 5 月和 6 月份,Wendy 為大家帶來了兩本中文好書。  

If you love to read, the monthly books recommended by Wendy Jang of Richmond Public Library will just be your cup of tea!  Click the link above to listen to the May and June interviews of "Lifestyle Reunion" (Sat 9 am, AM1470) hosted by Celina.

《無子人生》- 酒井順子著,陳光棻譯(2017 年繁體字版)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五月、六月好書推介」

書中講述的是在日本,沒有小孩的人如何度過人生和所引起的社會問題,日本無子族有很多類,但這書講的是選擇不要孩子的人,包括單身大齡者或夫婦,無子的決定牽涉很多微妙的因素,而且在日本,很少有女人不結婚便生孩子,預料將來會出現大量沒有子女的老人。無子族遇到的問題也很多,例如他們年老時無子女照顧和去世後沒人處理後事。不過近年科技發展快,不久將來或會有懂得照顧老人的機器人。加插一句冷知識,原來在日本,單身無子的女性去世後不能葬入祖墳。

因為日本的出生率年年下降,到了 2005 年更跌到最低點,引起各方注意,政府因而推動各種政策來對抗少子化問題。由於小孩稀少,孩子就從「麻煩人物」變成了「稀有的珍貴物品」,加上政府的多方鼓勵,民間似乎也感到孩子對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國家的重要性,以職業婦女來說,如今工作幹練又結婚生子的女性才會被視為真正優秀,否則就是「只懂得工作的女性」而已。  

至於收養,在日本收養小孩的信息是不大公開的,也不是一個可以輕鬆閒聊的話題,它給人的印象是不太明朗和正面,因此很難在網上找到這方面的資料。日本是個重視血緣的社會,養子一般都會被人認為「很可憐」,但仍然有想要孩子又不能自己生育的人會申請收養。收養制度有兩種:「特別收養制度」和「普通收養制度」。「特別收養制度」指收養 6 歲以下的孩子,並視為親生孩子撫養,在戶籍登記為「長子」或「長女」;「普通收養制度」則可以基於想有人繼承財產而收養,對象沒有特別限制,通常是較年長一方收養較年輕的一方,在戶籍登記為「養子」或「養女」。較多做「普通收養」的是藝人,因為在歌舞伎的世界裡,必須有人繼承家業。

《典故北京》- 劉一達著(2020 年簡體字版)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五月、六月好書推介」

這是著名京味作家劉一達用 20 多年心血走遍所有北京的胡同,採訪兩萬多名北京人關於北京人文歷史而寫成的散文集。上卷《引經據典》,下卷《談天說地》,漫談老北京的文化遺存,也講到新舊交替、時代變遷的反思。現在的北京城是明朝永樂皇帝建的,設計者是蒯祥,他首先找到它的龍脈,然後定它的中心點,再確定它的子午線和中軸線。北京的城垣是長方形,南北端正,左右平直,佈局依周易八卦的形製,講究對稱。

在《京城的「四大」與「名醫」》中,作者談及中國人重視「四」字,很多東西都以「四」為數量,例如「四書五經」、「四時八節」、「四通八達」等。北京人也喜歡用「四」來作評選活動,比如「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書家」(書法家)、「四大錢莊」、「四大商場」等。玉器行有「四怪」,飲食業有「四大齋」、「羊肉四大家」、百姓家裡有「四大件」、老北京還有「四大名醫」。這四大名醫包括:蕭龍友、孔伯華、汪逢春施今墨,他們人品高尚,各有各的獨特技藝,作者就詳細介紹了他們四人的專長和貢獻,以及能名留青史的原因。

另外,北京有兩間著名的南味食品店,一叫稻香春,另一叫稻香村,由於店名相似,一般人都分不開他們。兩店競爭激烈,在戰爭期間,物價飛漲,貨幣貶值,稻香村首先關門,稻香春也苟延殘喘。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兩家老字號才重開。

至於何為京味兒文學?據劉一達分析,京味兒文學可分為 3 個部份:(1)皇家文化、(2)士大夫文化、(3)胡同文化或平民文化。劉一達自小在胡同長大,老北京平民百姓的傳說和語言成為他創作京味文學的起因和動力。 對普通讀者而言,這書讓他們認識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獨特人文文化,但老北京人看了它卻往往有很濃烈的反應。藝術家艾寶良這樣評價作者:「劉一達寫景、寫典故,也能寫出情來。這個要命,他不是簡單的羅列,他能把你的眼淚寫出來,這就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