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Eating order 不想增磅?專家:吃對順序很重要
2021-10-02 (星期六)

民以食為天,但現代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求吃得健康。每日你吃進甚麼,吃了多少,都會影響你的身體,其實有個小方法能幫助身體更均衡地吸引營養,但同時可降低熱量的攝取,Heho健康網為大家拆解!
It is true that you are what you eat, but the sequence that you eat your food is equally important. Most Chinese people treat rice and noodles as staple food and dive in their rice bowls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However, according to nutritionists, it is more benefiicial to the body if we eat rice at the end of the meal.
![]() ![]() 聰明吃飯 4 步曲:無論是早餐、午餐或晚餐,吃飯的順序會影響吸收與新陳代謝,所以吃對順序,可以降低熱量攝取,營養更均衡! |
華人的飲食習慣是將米飯與口味較重的肉類和蔬菜搭配一起吃,一餐飯以喝湯結尾,飯後再吃水果。但是這樣的吃飯順序,讓身體先吃下米飯、饅頭等精細加工的澱粉類主食,血糖會很快上升,不利於健康,還耽誤減肥。有營養系教授分享聰明吃飯的 4 個正確步驟:首先喝湯,接著吃菜,然後吃魚、肉和蛋,最後才吃米飯。如果習慣在晚餐的前後吃水果,甜的水果應該飯後吃,以防血糖在空腹時快速上升;如果不是太甜的水果,可考慮在飯前吃,增加飽腹感和膳食纖維。以上的方式比較好控制血糖,還不容易長肉肉。
正確吃飯順序這樣做:
![]() ![]() 甜度與熱量較低的水梨、蘋果、奇異果、橙等,每天最多 3-4 份(每份約一個拳頭大,或切塊後半碗到一碗的量);而熱量或甜度較高的水果,如榴槤、酪梨、香蕉等應盡量少吃,真的想吃就淺嚐一兩口就好。 |
Optional 飯前可吃一些水果。大部份的水果含糖量不高,更多的是水分,清爽易消化,能夠補充膳食纖維,想在飯前產生部分飽足感?吃點水果是首選!但留意,這不適用於糖尿病患者或需要嚴格控制血糖的朋友。
![]() ![]() 如果你正在減肥,吃飯應從熱量密度低的食物開始吃,密度越高越要後面吃,基於這個原理,所以應先喝湯,增加在胃部的食物體積,增加飽足感。 |
Step 1. 飯前喝點水或湯,但不要將甜飲料也包括在內哦!飯前一杯水,或者來一小碗油脂含量低的開胃湯也可以。
![]() ![]() 接著吃蔬菜,繼續填補胃腸內的空間,延緩血糖上升,也比較不容易囤積脂肪。 |
Step 2. 吃一碗煮蔬菜,最好是少油少水,蒸熟兩三分鐘的蔬菜。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包含深色蔬菜類、淺色蔬菜類、菌藻類(蕈類、海帶、海藻)這 3 種蔬菜。先吃蔬菜可以幫助抑制血糖急遽上升,也因為蔬菜體積大,纖維豐富能增加飽足感。
![]() ![]() 喝完湯、吃完蔬菜後,應該已經處於半飽的狀態,這時候就可以吃些豆、魚、蛋、肉類等優質的蛋白質,豆腐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
Step 3. 是時候攝取優質蛋白質啦!吃一份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吧,比如豆腐、蛋、魚蝦、瘦肉等。 蛋白質包含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海鮮與乳製品。無論先吃菜還是蛋白質其實都比較不會影響血糖的穩定。
![]() ![]() 熱量較高的米飯、麵食最後才吃,因為之前已吃了很多其他食物,米飯自然不容易吃過量。 |
Step 4. 最後才吃米飯澱粉,值得注意的是,非精緻類的澱粉(比如糙米飯、蕎麥飯及燕麥飯)是優選項,對健康更有益!地瓜番薯等主食類的食物也富含澱粉,但同時有足夠的膳食纖維。至於白飯、白麵條、白麵包等則屬精緻澱粉,想要維持血糖穩定,就不要一開始空腹就吃精緻澱粉,這不僅會使得血糖快速飆高,也容易導致血壓提升,加速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以後的日子,想要變美變健康,就無須甚麼都不敢吃,因為吃對順序更加分!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
2021-10-31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九月、十月好書推介」
2021-10-30Milk 不是有冰就好 牛奶放冰箱門是錯的!
2021-10-29「Brenda 點唱機」訪問 Uncle Ray 介紹榮休演唱會
2021-10-28Coot 奇特黑鳥腳趾長羽毛?能隨時施展輕功水上飄
2021-10-27Oldest identical twins 日本 107 歲人瑞姊妹刷新最長壽雙胞胎紀錄
2021-10-26Black garlic 黑蒜頭提升免疫力!在家自製小錦囊
2021-10-25Maple leaf 受氣候變化干擾 秋楓紅葉可能成絕響?
2021-10-24Fruit 素食人士佳音 火龍果皮加熱蘸醬油似 sashimi!
2021-10-23DJ Training Course 國粵語「後浪練習生」下星期初試啼聲!
2021-10-22AI 人工智能助攻!貝多芬未完成遺作《第十號交響曲》問世
2021-10-21文楓「楓馳電掣」專欄 - 文楓 Celina 北溫哥華島 Motorhome 之旅
2021-10-21Science World「後院大冒險」由 WeChat 聽眾贏得 4 張入場券
2021-10-20Chicken feet chocolate 雞爪巧克力!大蒜 八角 辣椒 口味任君選擇
2021-10-20Music 全球首播 - 周興哲《你不屬於我》
2021-10-19ShakeOut BC 10 月 21 日 10:21am 齊來作地震防災演習
2021-10-18Okra「秋葵水」能降血糖、促循環 但重點在「冷泡」
2021-10-18Music 聯合首播 - 徐若瑄《數星星的你》
2021-10-17Nissin 日清 50 周年創意美食:杯麵汽水、杯麵美味棒、雙拼組合登場!
2021-10-16VIFF 馬光浩採訪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圖片集
-
2021-10-15Water 喝熱水能加速新陳代謝?喝冷水能令鼻塞加劇?是真是假?
2021-10-14Science World 幸運兒就是你!來贏 4 張科學館入場券玩「後院大冒險」!
2021-10-13Coriander 討厭香菜不是你的錯 是 DNA 出錯
2021-10-13Music 聯合首播 - 韋禮安 feat. Ben&Ben《Cheap Love》
2021-10-12Canto-slang 2021 香港至 Hit 網絡潮語 唔識你就 out 了!
2021-10-12Music 全球首播 - 蕭敬騰《彼得潘》
2021-10-11Surrey Hospitals Foundation Radiothon 素里醫院基金會 10/16「健康人生」電視電台籌款日
2021-10-11Music 聯合首播 - Mark Pelli《咖啡店》
2021-10-10Sitting vs standing 躺、坐、站可燃燒多少卡路里?每天站 3 小時 = 一年跑 10 次馬拉松?
2021-10-09Mini Van 新單元「溫哥華人的故事」過來人分享經歷 值得新移民借鏡
2021-10-08Fruit peel 最營養的都被你削掉了!原來水果皮有這麼多好處
2021-10-07Fingertip-powered wearable 新發明手指發電器 隨時隨地發電 一根手指就能救地球
2021-10-06Music 聯合首播 - 黃宇哲《下個路口等愛》
2021-10-05McDonald's 西洋品牌中國口味:麥當勞「臭豆腐黑漢堡」和肯德基「川香麻辣炸雞架」
2021-10-04Time 林家棟膽敢教馮寶寶演戲?Mary《殺出個黃昏》專訪視頻
2021-10-03Unusual jobs 另類新職業 叫醒師? 聞臭師? 月薪可高達過萬加幣
2021-10-02Eating order 不想增磅?專家:吃對順序很重要
2021-10-01VIFF FM 961 DJ 推介 - 屏幕一秒鐘成永恆 張藝謀《一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