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Potato Chip Day 今天是「薯片日」 你對薯片知多少?
2018-03-14 (星期三)
你喜歡吃薯片嗎?如果是,今天是好日子,因為今天(3 月 14 日)是北美的薯片日(National Potato Chip Day),趁機大快朵頤的同時,也請你來聽聽薯片誕生和演變的小故事。原來曾幾何時,薯片和方便麵一樣都「自帶鹽包」,可以酌量 DIY 口味的鹹淡;而 Pringles 的筒裝薯片原來嚴格來說不算薯片!究竟薯片從哪裡來?各國的薯片又有何不同?今天我們就一邊吃薯片,一邊來探索薯片的有趣歷史吧!
Today is North America's National Potato Chip Day, let's munch on some delicious potato chips while learn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is popular snack.
![]() |
薯片現在可謂稱霸全球,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賣,口味和種類更是千變萬化。這種以土豆為原料的小零食是怎麼誕生的呢?時間退回到 1853 年,紐約 Saratoga Springs 的一個小鎮旅館,某天來了一位特別挑剔的土豪,三番四次投訴晚餐的土豆片太厚,要求廚師重做。當時自尊心很強的廚師 George Crum 就惱羞成怒,故意把土豆片切得跟紙一樣薄,下油鍋炸出了一份薄到叉子都叉不起來的炸土豆片,原意是想迫土豪放下叉子以手進食(在當時,有點地位的紳士都不會以手進食,認為有失斯文),豈料卻得到土豪的擊節讚賞,好評一傳開,大家都來吃 George Crum 的炸薄薯片,George Crum 乾脆自己開設餐廳,出售這種名為 Saratoga Chips 的小食,薯片就是這樣不小心被發明出來啦。
![]() ![]() 薯片的發明人 George Crum。 | ![]() ![]() 最早的 Saratoga 薯片(復刻版)。 |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薯片還要靠手工削皮、切片,只能小批量生產。1920 年代,土豆削皮機的發明提高了生產效率。與此同時,有一位名叫 Herman Lay 的土豆削皮機推銷員,大力打開薯片巿場,從他的姓氏,你大概也猜到他就是薯片王國 Lay’s 的創辦人。
薯片的天敵是濕氣,所以防潮至為重要。現在我們一直在用的食品密封包裝,就是為了防潮和保持食物的新鮮度而發明的。而在薯片密封的包裝袋中充入氮氣,不但能起到緩衝的作用,令薯片不容易粉碎,更重要的,是氮氣是世界上最穩定、最不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的惰性氣體之一,能讓薯片更長久地保持爽脆和新鮮。所以大家也就別再抱怨,大大的一袋薯片,打開後怎麼只有小半包,這都是有原因的。
薯片的種類非常多,單以製造方法的不同,就有以下幾種:
- 普通薯片
- 手作切片
- 波浪厚切
- 薯粉塑形油炸薯片
![]() ![]() 「普通切片」是最典型的袋裝薯片,先將土豆洗凈去皮再下油鍋,瀝乾後入袋,全自動化流程大量生產。因為油鍋溫度高,薯片中的水份會瞬間被蒸發掉(從 80% 驟降至 2%),薯片會「嘩」地吸飽油份(含油量 30-40%),做好的薯片質地較薄,表面光滑。 | ![]() ![]() 「手作切片」(Kettle Cooked Chips)標榜全天然材料並小批量生產,含油量亦較低。通常土豆不去皮就切片,因而有更強的薯味,薯片亦更厚更硬更有嚼勁,脆口程度上更勝一籌,並帶有淡淡的焦香,但不習慣的人會覺得這種薯片有點硬。 |
![]() ![]() 「波浪厚切」(Ruffles)一般是用來蘸醬吃的 (例如 Sour Cream 或芝士醬),但卡路里當然也加碼。這個品種中,Lays 算是老手,1958 年 Lays 買入專做波浪厚切的 Ruffles 薯片廠後,壟斷了波浪巿場很多年。 | ![]() ![]() 「薯粉塑形油炸薯片」(最著名的是 Pringles)嚴格來說不算薯片,因為它是先將土豆泥(薯粉)壓製成一片片,再進行油炸,所以能每片薯片都同樣大小。馬鞍形的設計,是為了限制兩個軸向的移動,減少薯片在筒中破碎的機會。 |
而說到薯片的口味,那就真的多到無法計算了。曾有那麼一個階段,薯片就像方便麵,附贈一個小鹽包,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
到了 50 年代,愛爾蘭薯片公司 Tayto 最先研發出薯片的調味技術,最早的調味薯片,是洋蔥芝士(Cheese and Onion)與鹽醋(Salt and Vinegar),時至今日,這兩種口味依然存在,且已固定為綠色和藍色的基本包裝配色。
1960 年代,薯片開始風行全球,一些薯片製造商,例如 Lay's,會針對不同地區顧客的口味進行定製。時至今日,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獨特口味,而且年年推陳出新,今天就給大家看看幾個較有代表性的:
加拿大:酸黃瓜、楓糖烟肉、布丁、希臘羊乳酪和橄欖、牙買加燒雞
德國:咖喱香腸、東方香料
日本:紫菜、醬油、芥末、李子、比薩、扇貝醬、串燒、章魚燒
英國:奶酪和小紅莓、辣味芒果、薄荷羊肉、黑椒肉餡羊肚(haggis)
法國:百里香雞肉
泰國:火腿黃芥末
印尼:紫菜
中國:芝士焗龍蝦、黃瓜
美國:熱狗腸
烏克蘭:炸香腸
-
2018-03-31週末去郊遊 - 近 UBC 的 Pacific Spirit Regional Park
2018-03-31Dog breeds 2018 年加拿大最受歡迎的 10 種狗狗
2018-03-30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三月好書推介
2018-03-29Parker Place 百家店 25 週年 細味香港集體回憶
2018-03-28DVD 請你看好戲 《STAR WARS: THE LAST JEDI》
2018-03-27Music 聯合首播 - 萬芳《時間仍然繼續在走 2018》
2018-03-26Applying makeup 向油漆師父學習塗粉底技巧!
2018-03-26Van Intl Wine Festival 實地參觀 溫哥華國際葡萄酒節
2018-03-25[照片分享] Vancouver's Sunrise 晨曦中的溫哥華 美得只剩下咔咔咔!
2018-03-24Concept car 無人駕駛共乘電動概念車 EZ-GO 全球觸目
2018-03-23Oppa Tour 韓國推出「出租 Oppa」 陪你租韓服 逛景點
2018-03-23Earth Month 加入回收電池電話行列
2018-03-22Food Trivia 海膽可吃部分不是「膽」
2018-03-21Daylight Saving Time 冷知識 夏令時間 神秘消失的 1 小時!
2018-03-20贏 4 張 Auto Show 入場券(價值 $80)!另有贈券下載
2018-03-19Playdome at BC Place 加西最大型室內嘉年華即將開鑼!
2018-03-18微信聽眾贏大獎 四月到 VanDusen 賞櫻賞美食!
2018-03-18Stephen Hawking《霍金的一生》電影 vs 事實的真相
2018-03-17週末去郊遊 - Langley 的 Derby Reach Regional Park
2018-03-16History trivia 歷史冷知識 -「金龜婿」的由來?
-
2018-03-15Social media game 櫻花時節,加拿大中文電台帶我賞櫻賞美食!
2018-03-14Potato Chip Day 今天是「薯片日」 你對薯片知多少?
2018-03-14Music 聯合首播 - 李玉璽《This Is How We Said Goodbye》
2018-03-13Ryan Wang「加居生活 Q&A」訪問天才兒童鋼琴家王帥文
2018-03-12Oscar 辻一弘憑《Darkest Hour》成首位獲奧斯卡最佳妝髮獎的亞洲人
2018-03-11Toilet paper 從台灣衛生紙貴說起 古代人都用甚麼擦屁股?
2018-03-10Don't suck!為地球做好事 向塑膠吸管說不!
2018-03-09Van Fashion Week 溫哥華時裝週 FM961 將送票
2018-03-08Curry Cup 愛吃咖哩者快來!3 月 13 日咖哩大決戰!
2018-03-07DVD 請你看好戲 《THOR: RAGNAROK》
2018-03-07Matcha 春天就是要吃抹茶甜點
2018-03-06[網上遊戲] 贏 4 張 Science World 「Ripley's 信不信由你」科學展入場券
2018-03-05稀奇古怪 信不信由你!實地參觀 Science World 的 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
2018-03-05音樂宇宙創意遠征 SQ22 原創覺醒!在線報名正式展開
2018-03-04Red packets 紅封包大盤點 這些品牌以設計完勝!
2018-03-03週末去郊遊 - 哈里遜溫泉 Harrison Hot Springs
2018-03-03舞臨盛宴 Part 2 - 華麗 Disco Night 圖片集
2018-03-02舞臨盛宴 Part 1 - 華麗 Disco Night 重燃 Disco 的閃爍與激情
2018-03-01Breathing exercise 靠「吹的」就能改善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