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mbrance Day WWI 終戰 100 年 請讓年輕人了解多一點

November 11, 2018, 12:00 am

今天是 Remembrance Day 國殤紀念日,又名和平紀念日,是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紀念節日,今年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年 7 月 28 日至 1918 年 11 月 11 日)終戰 100 年,更是別具意義。加拿大中文電台全國三地(溫哥華 AM1470 & FM961、卡加利 FM947 和多倫多 AM1430 & FM889)的 5 個電台,亦特別安排於當地的早上 11 時正,播出 1 分 30 秒的「國殤印記」,向為和平而犧牲的軍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Honor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Armistice Day of WWI, today at 11am, Fairchild Radio will broadcast a Remembrance Day PSA nationwide to honour war veterans. Lest we forget.

其實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全球影響深遠,很多國家的兵士都戰死沙場,無數的家庭亦為此而支離破碎。但隨著時間流逝,大家對 WWI 的印象逐漸淡忘,很多年輕人都不再佩戴虞美人花(poppy),亦不再參與默哀,甚至連每年 11 月 11 日要紀念甚麼都搞不清楚,要從未經歷過戰亂的孩子感受戰爭之痛,是否真的那麼困難?

爲了挽回這個節日的莊重性,也試圖讓更多年輕人好好了解 11.11 國殤紀念日,就在去年,加拿大政府的退伍軍人事務部(Veterans Affairs CA)去年就在年輕人活躍的社交媒體啟動了名爲「11 Days of Remembrance Photo-a-day Challenge」(挑戰 11 天紀念任務)的活動,要求大家使用標籤 #CanadaRemembers,每天發布照片說明挑戰的任務,內容可包括「虞美人花」和「紅色」等國殤紀念日的元素。

在接受挑戰的 11 天,每天都要上載一張照片,包括:虞美人花、你喜歡的戰爭時期電影或詩詞、紅色、自由、跟一戰時期 Passchendaele 戰役有關的東西、和平、紀念碑或紀念館、戰時照片、象徵國殤紀念日的標識或藝術品、一名加拿大戰役英雄或退伍軍人,紀念日典禮或靜默期間的情景等等。

沒想到,還真的有成千上萬的社交媒體用戶認真的完成任務!










據說很多用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被潛移默化,不小心被感動了一把,也讓他們所在社交圈的其他人感到好奇,並參與其中。一個小小的活動,意外發現原來加拿大人還是很感性的!

加拿大退伍軍人事務部在他們的網站上寫道:「每年 11 月,我們都會向加拿大已退伍和現役的軍人表示敬意和謝意。今年,我們希望所有加拿大人能和我們一起向這些英雄致敬,感謝他們的服務和犧牲。讓我們開始一場社交媒體運動,告訴我們的退伍軍人,我們永遠記得 #CanadaRemembers。」

該機構還提供很多社交媒體小插件,例如配圖和照片,讓大家作為 Facebook 或 Twitter 的背景圖像,很多年輕人也紛紛響應。

看到這裏,只能給我們的國家機構點個贊:爲了讓年輕人記得國殤紀念日,也是很拼啊!


慶幸的是,網上不少家長還發起了「該怎麼給孩子們講解國殤紀念日」的討論,大多的父母都強調,必須讓孩子在這件事上富有同情心,誠懇去了解歷史,也爲國家擁有這樣的戰士而感到自豪。

「我教他們遠離戰鬥和戰爭,並尊重那些幫助我們,令我們安全生活,令加拿大走到今天的人。」- @SachaCoutu(via Twitter)

「我從事教育孩子的行業,我的托兒所裡有幾個四歲的孩子,問為甚麼我的外套上有紅色的虞美人花。我告訴他們,這是因為我愛加拿大,我感激加拿大是一個安全的國家。」 @Leah (via Facebook)

希望各位成年人能像這些家長一樣,在今年的國殤紀念日,盡力讓孩子們了解多一點。

也希望擅長搜尋新鮮好玩事情的年輕人能趁著 WWI 終戰一百年搜搜這一段歷史,雖未必能感同身受,但最起碼要感恩當下,不再輕言失敗,不再對社會漠不關心,不再對家人吹毛求疵,不再對社會不滿足,不再自暴自棄。既享受了不斷優化的社會福利、個人保障與科技教育資源,就必須要銘記:這個「當下」得來不易,曾經有很多人用了一生來爲你爭取。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Remembrance Day 世界各地的軍人纪念日